一、概述
聚醚多元醇合成目前多数采用碱催化间歇工艺生产。碱催化间歇工艺因为催化剂活性低,用量大,必须进行繁琐的脱除催化剂的后处理,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较低。该技术工艺虽然对产品灵活性来说具有一定优越性,但操作控制和产品质量均具有不稳定性。采用双金属氰化物络合催化剂间歇法制备虽然可使催化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诱导期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DMC催化剂高活性特点,避免其在间歇反应釜中存在的诱导期长短不均一,克服反应体系出现局部(或短时)温度不易控制的现象,以及易产生超高分子量聚醚多元醇(≥105)的缺陷,我院所采用SPEO-1型DMC催化剂,以低分子量聚醚多元醇(≤500)为起始剂,在温度为130~135℃,压力小于0.3Mpa条件下,连续法制备多种结构和不同分子量的聚醚多元醇。发现连续法合成的聚醚多元醇比间歇法具有更低的不饱和度,更窄的分子量分布,同时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反应釜的生产能力,降低能耗和物耗,最终达到减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主要技术指标和特点
1. 聚醚二元醇
以羟值为280(mgKOH/g)左右的聚醚二元醇为起始剂,采用SPEO-1型DMC催化剂进行了PO均聚制备高分子量的聚醚二元醇,结果见下表。
聚合方式 | 目标分子量 | 催化剂ppm | 平均停留时间min | 羟值mgKOH/g | 不饱和度mol/kg | Mw/Mn |
间歇 | 2000 | 25 | 40 | 57.2 | 0.006 | 1.15 |
间歇 | 4000 | 25 | 45 | 28.7 | 0.007 | 1.2 |
连续 | 2000 | 25 | 45 | 56.9 | 0.003 | 1.05 |
连续 | 4000 | 25 | 45 | 28.4 | 0.004 | 1.05 |
2. PO均聚聚醚三元醇
以羟值为336(mgKOH/g)左右的聚醚三元醇为起始剂,采用SPEO-1型DMC催化剂进行了PO均聚制备高分子量的聚醚三元醇,结果下表。
聚合方式 | 目标分子量 | 催化剂ppm | 平均停留时间min | 羟值mgKOH/g | 不饱和度mol/kg | Mw/Mn |
间歇 | 3000 | 30 | 40 | 55 | 0.008 | 1.15 |
间歇 | 3200 | 30 | 45 | 47.4 | 0.0085 | 1.2 |
连续 | 3000 | 30 | 60 | 56.8 | 0.005 | 1.07 |
连续 | 3200 | 30 | 60 | 48 | 0.005 | 1.08 |
以羟值为336(mgKOH/g)左右的三元醇为起始剂,采用SPEO-1型DMC催化剂进行了PO/EO无规共聚制备高分子量的聚醚三元醇,结果见下表。
聚合方式 | 催化剂ppm | EO含量Wt% | 平均停留时间min | 羟值mgKOH/g | 不饱和度mol/kg | Mw/Mn |
间歇 | 30 | 8.5 | 45 | 57.4 | 0.0072 | 1.2 |
间歇 | 30 | 10 | 50 | 57.1 | 0.0076 | 1.25 |
间歇 | 30 | 12 | 55 | 57 | 0.008 | 1.25 |
连续 | 30 | 8.5 | 60 | 56.9 | 0.004 | 1.05 |
连续 | 30 | 10 | 60 | 56.8 | 0.005 | 1.05 |
连续 | 30 | 12 | 60 | 56.6 | 0.005 | 1.1 |